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苏州单车网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苏州单车网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天堂游之西湖之魂孤山行
推荐主题
马卡鲁的孤狼:那些惊艳登山史的独自攀登
Bruce Normand:中国攀登的现状和未来(十余
有人吃饱了撑的把共享单车弄到秦岭光头山最
洞内浆板,梦幻般的感觉
登山俱乐部被莫名警告,写公开信声讨甘孜州
深圳5人在七娘山迷路,山里困了一夜
58同城兼职网上如何解决暂时找不到的困扰
夏天带你走进网赚教程的圈子
百度:神州北湖姜常宏,求扩散?!!
返回列表
查看:
104
|
回复:
0
天堂游之西湖之魂孤山行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87717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发表于 2020-4-26 08: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专程到杭州去旅游,只在恋爱时和未名同学去过,留下许多甜蜜的影像。当年走的地方并不多,只到岳王庙和灵隐寺,然后就是逛延安街了。后来去因公因私去杭州,一般也就到西湖边走走,晚上去欣赏下喷泉音乐。一直以来心里有个愿望,把西湖走遍,再登遍西湖边群山。
这回到浙大玉泉校区(原杭州大学)培训一周,早晚锻炼有时间可行。次日(周二)早叫起同房的保尔同学,从天目山路转保椒路到西湖边,走白堤,顺孤山西路,过西泠桥,岳王庙,转曙光路、杭大路,回到汉庭,一周末8.24公里,费时一小时二十四分钟,最快8分45秒一公里,可以说是暴走了,保尔同学因未带运动鞋,穿着骆驼牌的大头皮鞋舍命陪我,把脚走坏了,次日遂不得行。
周三早起从黄龙洞上,登宝石山。先到初阳台,下行复上行,至乌石峰,为望湖之最佳处。巨石簇拥一起,堆有一门,上可观西湖全景,远至雷峰塔也可见。忽乌云搅天,湖光天色加上湖边高楼林立,山麓保俶塔静默矗立,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云中偶尔光线杂射,如魔幻世界。暴雨狂至,有伞难举,被逼避雨于石门之下。本来登宝石山是来看保俶塔的,却发现乌石峰这样的适于少年儿童攀爬游戏的好地方,心想以后一定带儿子来爬爬。
周五上午溜号游孤山。
最早知孤山,是少年时读的白居易的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在杭州当过太守,是对西湖做出贡献的几位有影响的名人之一,他在杭州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我们就从诗人之功的白堤起处断桥开始吧。
北山街接白堤处,亭子内立有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碑,边上庑廊挂着那副著名对联:“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消”。
断桥过去,白堤中间还有一桥,名曰锦带桥。
《水经注》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御鉴孤山志》说: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那么小一块地方,每一寸踏去,都是金灿灿的文化。
右行,沿北里湖边走,湖上一片绿荷。左边有鲁迅石雕像。绍兴名人也搬到孤山来了。
前行乃是纪念林启的林社。
林启(1839—1900年),字迪臣,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做过四年的杭州太守。为杭州近代教育之开拓者,浙江大学前身“求是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前身浙江蚕学馆、养正书塾的创始人,培养出邵飘萍、陈独秀、许寿裳等杰出人才。“求是学院”第一批招生,章太炎为第一名,却不去读。林启为浙江教育做出巨大贡献,为先驱者。林启墓石牌坊有一联:树人百年,树木十年,树谷一年,两浙无两;处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横批:古之遗爱。林启生前有“为我名山留片席,看人宦海渡云帆”的诗句。
林社的西面,有两棵五百年的老樟树,樟树下的九曲桥,连接着林和靖的放鹤亭,那里,通向历史的更深处。
林社后古樟树上一只松鼠在活动。
放鹤亭,纪念的是宋代著名隐士“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林和靖在孤山,人格化了梅花,人花相印,博得千秋清名。林启在杭州时,十分仰慕隐居孤山的林和靖,为了延续孤山的梅魂,他曾在那里补种了上百株梅树。
亭子正面首联为林则徐所撰: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
内柱王文中题联:“山孤自爱人高洁,梅老惟知鹤往还。”
西侧柱联为吴棣华题:华表千年遗蜕可闻玄鹤语,孤山一角暗香先返玉梅魂。
东侧为范松上题:梅花已老亭空鹤,处士长留山不孤。
放鹤亭匾额为杨学洛书。杨学洛,字云门,杭州人,清代书法家,写碑高手。
林和靖在孤山植梅360株,养鹤作信使。以梅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
其最有名的诗作:《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说林和靖一生不娶其实是不正确的,他是有情之人,他的后代一支在奉化,一支漂洋过海到了日本,还是日本人制作馒头的祖先。所以他是有爱情的,不然就写不出如此动情的《长相思》来。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隐士越隐,显贵越要探寻。林和靖与大诗人梅尧臣成为世交,与范仲淹是好友,历任太守中至少有五人与他交往甚密。宋真宗赐他“和靖处士”,仁宗赐谥“和靖先生”,还赐之粟帛。
亭中有《舞鹤赋》刻石一块,文章为南北朝鲍照所著,字迹系清康熙帝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全赋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鹤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
亭子的右侧建有所养鹤“鹤皋”的鹤塚。六角形的鹤塚在一个与西湖相通的大水池中,上有一对铜鹤,在红梅、绿竹、青松的簇拥中颌首敛翅默然而立。这处西湖东北麓最为精致的地方,被誉为“梅林归鹤”,在清代便是西湖十八景之一。
孤山北麓的林和靖墓。
他在生前预修好的墓前吟诗: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也潇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元朝时,杭州馒头点心大师林净因而建设的。林净因于1349年去了日本,并将中国做馒头点心的技术传到了日本,成了日本馒头点心的祖始爷。其子孙的店名叫“盐濑”。1994年10月,川岛英子代表日本馒头点心行业,寻根访祖,在孤山上建亭设碑,以表彰林净因对日本食品文化的贡献。
继续沿湖边行去,有一六角方柱的古朴石亭,名“云亭”,建于1920年,为岭南金石名家、诗人许炳璈筑,许氏字奏云,故以“云”名亭,其旁凿石贮山水,称云泉。
亭子通透、简洁、素朴,往来西泠桥与放鹤亭之间的游客,大多会与它擦肩而过。你若细品,就会发现六根方柱四面用楷、隶、行、篆等各种字体,镌刻着一批耐人寻味的楹联。
只是经百年风雨,有些字已经消融难辨。
张权题:
南海荔枝熟;西湖荷花香。
陈辅臣题:
青山有例归高士;素月对人如古禅。
又题:
此地擅湖山之胜;其人与梅鹤有缘。
崔永安题:
十亩苍烟秋放鹤;一亭香雪夜横琴。
又题:
千年老鹤三生石;万树梅花四照亭。
张其淦题:
有客梦中来,为说二百年因果;待君天上去,更栽三萬樹梅花。
泉边青山伴回音;湖畔石亭读书经。
斯世竟何之,幸得傍孤屿梅花,岳坟忠柏;此心无所恋,却未舍钱江夜月,珠海乡云。
许炳璈自题联:
无怀葛天以上,美人名士之间。
云亭建成后,康有为题亭匾曰“梅花小寿一千年”。许炳璈70大寿之时正在浙江巡抚任上,前来拜寿的子孙也正好70个。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专门为他书写一副对联:
“聚儿孙内外得七十人,登堂同拜生辰,从古汾阳无此盛;合夫妇倡随成百廿岁,转瞬再周花甲,如今吴会是初筵。”
许炳璈为鲁迅之妻许广平的叔父。
在放鹤亭和云亭之间的绿化带上,有一块柳亚子祭冯小青墓题碑,碑记由近代诗人柳亚子题、李叔同亲笔书写。碑文不长,刚劲有力的北魏笔法力透纸背。李叔同先生出家前所书的碑石极为少见,有可能仅此一幅。柳亚子的文章、李叔同的笔迹,这两位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合二为一,给西湖边留下了一处珍贵的历史遗存。
碑文记述的是1915年夏五月,京剧名旦冯春航来杭州演《小青影事》中的冯小青,观者莫不动容。当时,冯春航请求正在杭州的南社社员指点自己的表演,南社社员之一的柳亚子说:"盛会难再,我们当去孤山玛瑙坡冯墓前凭吊,为这个薄命的女诗人留个纪念"。
"冯郎春航,能歌小青影事者,顷来湖上,泛棹孤山,抚冢低徊,题名而去,既与余邂逅,属为点染,以示后人,用缀数言,勒诸墓侧,世人览者,倘亦有感于斯。民国四年夏五,吴江柳亚子题。"
时年36岁的李叔同,"在西泠印社参加南社临时雅集,与柳亚子等二十余人,凭吊孤山冯小青墓。为书同游诸子题名,立石于墓侧"。
冯春航是民初戏剧名伶,以擅长演明末才女冯小青的故事著称。
从冯小青墓的题刻可以体现出孤山的文化之深厚,可以用一句俗话来形容:“路边踢到一块石头都是文物。”
亭后原是西湖历史上的著名胜迹“玛瑙坡”,这里“碎石文莹,若玛瑙然,人多采之,以镌图篆”。
坡西头有中山纪念亭。
纪念亭下左折入谷,有陈英士像。
陈英士,名其美,同盟会核心成员。
谷中《海蛙牧羊》雕塑,取材于“鸡毛信”,那些羊形态各异,神形俱备,难得的佳品。
出谷继续沿湖前行,为清雪庐,吃饭的地方,作风建设后,难得有客。
庐前一棵罗汉松,有些年代了。
西泠印社西坡石牌坊。对联:印传东汉今犹昔,社结卤泠久且长。
西泠印社因G 20峰会而整修,暂不得入,遗憾后补之。
中国印学博物馆。躲雨之际细品历代之印。
西泠桥附近公园西门。
西泠桥畔的秋瑾墓。
秋瑾于1904年参加光复会,奔波海内外,鼓动革命,组织军队。1907年牺牲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她生前敬慕民族英雄岳飞,曾对亲友说,如不幸牺牲,愿埋骨杭州西泠,现墓为1981年迁回重建。墓以花岗石砌筑,方座形,高1.75米,正面嵌大理石,上镌孙中山题“巾帼英雄”四字。
从秋瑾墓向南折回,
有一幢两层三开间的中式楼房掩映于绿阴丛中,乃是一代国学大师俞樾的旧居,人称俞楼。
俞樾(1821-1907),字荫莆,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曾任翰林园编修、河南学政,去官潜心学艺研究,擅长古文字学,著述颇丰,为一代朴学大师,弟子有吴大筱,徐花农,章太炎、吴昌硕等。此楼为弟子及友人集资所建。门上有俞樾自撰联: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传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周国城书。
李鸿章与俞樾同为道光进士,有人将他们相提并论,说“李鸿章拼命做官,俞曲园拼命著书。”俞曲园著有《春在堂全集》五百余卷,他非常喜欢西湖,写了许多赞美西湖的诗句,其中描写九溪的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其曾孙就是现代红学家俞平伯。
堂上正中为俞樾画像,两边悬联:千古一诗人,文章有神交有道;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
俞园后景。
六一泉亭。
俞园东面,为楼外楼。杭帮菜代表菜馆之一,建于1848年,创始人是洪端堂。
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游舫式饭馆。
烟雨中眺湖上三岛。
再过去是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原文澜阁藏书转藏此处,不对外开放。
中山公园对面的光华复旦牌坊。
中山公园位于孤山中部,南宋理宗皇帝和清帝康熙都在此营建行宫、御花园。
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公园。门前这对石狮是明代遗物。
大门后是清行宫遗址。地上铺设木板栈道。路尽头的石壁上镌有“孤山”两个丹书大字。
石壁的两旁各有一座石亭,建于1920年代,是为感谢南洋华侨资助灾民而建。
沿着石壁东侧的台阶而上,则是一座宽大的平台,森森的中山林由此而舒展,漫山遍野,涌绿耸翠,飘香留芳。
孤山最高处,海拔38米。领要阁遗址。
绿云径。
指的是道旁奇石,不是山顶小路。“绿云径”是杭州孤山满清皇帝行宫的少数遗物之一,当年康熙喜爱之物。
其特点是瘦、皱、透、漏、秀。
团结亭。
山巅之四照亭。
四照亭有浓重的北方园林风格,虽仅是单檐四角攒尖的方亭,却色彩明艳、气宇轩昂;琉璃瓦、大红柱子,还有那明显表现出如福寿康宁等寓意的木雕和女墙围栏,都在暗示它并非产自江南本地的民间之物。浙江巡抚李卫建造此亭时取了康熙皇帝御题“云峰四照”而得“四照”之名。
《老残游记》作者厉鹗有七绝《早春登孤山四照亭》云:
涩蹬盘回竹尾斜,东风先入梵王家。
吟筇更上梅多处,四照山光四照花。
折回,平台东面庭园中央是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亭上一副以不同字体书写的楹联十分引人注目: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横额挂匾:西湖天下景。附上四列小字:康南海题西湖联,有如此园林,四海游遍,未尝见之语。弥觉坡仙此句可珍也。落款是二十三年春 陇右黄文中。此联称为“连珠对”、“踩花格”,不但顺读、倒读皆可,还可如脚踩花步,循环反复,读成: 水处明,山处秀,水山处处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时时好奇。
再回到西湖边,乃是浙江博物馆。
文澜阁。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内。
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文澜阁是将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园林布局的主要特点是顺应地势的高下,适当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之类的建筑物,并借助小桥,使之互相贯通。
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主体建筑仿宁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共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际上是三层楼房。
步入门厅,迎面是一座假山,堆砌成狮象群,山下有洞,穿过山洞是一座平厅,厅后方池中有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是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与杭州曲院风荷之“绉云峰”、苏州留园之“冠云峰”合称“江南三名石”。
敷文观海:鸿飞燕归往事恍如烟霭,星移斗转翰墨犹似芝兰。
趣亭
西面雷峰塔文物馆。
雷峰塔旧影。
雷峰塔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
浙江西湖美术馆。
湖边的梅鹤轩: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对面进去50米为白苏二公祠。
英爽颉颃: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居西湖。
易居乐天: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
韵分西子,柳堤边,思一镜画图亲手构;政惠杭州,梅屿, 设两樽芳醴肃容瞻。
白居易守杭事迹图——千里赴任;倾听民声;筑堤兴利;刻碑立法;留俸归公;惜别杭城;吟咏湖山;浚治六井。
风华终古在唐宋诗词两大家,黎庶至今思湖山俎豆双贤守。
围着孤山转了一圈,回到白堤西端的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
它背靠孤山,面临西湖的外湖,景观沿湖一排敞开,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湖天一碧楼。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后为西泠书画院的院址,由西泠书画院首任院长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起名和题写的。
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1851年-1931年6月19日)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上海的一位猶太裔房地產大亨。也许现代人们不知道这位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但现在的人们不可能不知道上海滩的南京路。 哈同用“红木”铺成了南京路——使用价值不菲的硬木,铺出了一条上海滩最有名的南京路。用红木铺路则被人视为房地产商的作秀之举。却獲得巨大成功(哈同当年在南京路一带开发了自己的楼盘后,佔有南京路地產的44%),为刺激地价,他出資60萬兩白銀用从国外买来铁藜木,从外滩到西藏路,把整条南京路全部铺成了平展的的木面马路。此舉不僅提高了其在上海的知名度,使南京路成为远东乃至世界最有名的的商业街。更使其在南京路的房地產大為增值,也使哈同成為了上海最富有的富翁之一。 欧斯·爱·哈同。六岁时父亲去世,他拾破烂,捡煤核,拣瓜皮烂菜维持生活。后来他跟他叔叔从印度来到上海。这个犹太从一贫如洗的来到上海,,到1931年6月19日病逝时,已在上海滩拥有土地449.098亩,市房812幢,住房544幢,办公大楼24幢,旅馆饭店4家,仓库3座。建于1904年的爱俪园(俗称“哈同花园”注:在上海),更是占地300亩,小桥流水,奇山怪石,景致之佳居上海私人花园之冠,被誉为“海上大观园”。
其妻罗迦陵(中国人)与清朝隆裕太后拜了干姐妹,清朝封罗为“大清国正一品夫人”,赠哈同“二等第一宝星”,还免费赠送60名太监给他。无形之中,满清朝成了哈同事业前行路上的助推器。 哈同一边与清廷结交甚欢,一边又与革命党人章太炎,蔡元培,蔡锷孙中山,私交甚笃,左右逢源。民国时期,北洋军阀中的恶棍杨善德,卢永祥也都曾是哈同的贵宾。冯国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锟当总统时,也均授予哈同各等嘉禾勋章。
月波亭:欲把西湖比西子,更邀明月说明年 。
徐文长有首描写“平湖秋月”藏头诗: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
孤山
,
西湖
,
杭州
,
西泠
,
南京路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szriders.com/thread-14080-1-1.html
相关帖子
•
西泠印社-杭州市西湖区西泠印社旅游指南
•
玉皇飞云-杭州市西湖区玉皇飞云旅游指南
•
杭州植物园-杭州市西湖区杭州植物园旅游指南
•
峰林峡-焦作市修武县峰林峡旅游指南
•
杭州孔庙-杭州市上城区杭州孔庙旅游指南
•
满觉陇-杭州市西湖区满觉陇旅游指南
•
杭州青山湖-杭州市临安杭州青山湖旅游指南
•
小东门炮楼-嘉兴市嘉善县小东门炮楼旅游指南
•
武汉张公山寨-武汉市青山区武汉张公山寨旅游指南
•
陈端生故居-杭州市西湖区陈端生故居旅游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