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由于部门规模扩大和办公室租赁即将到期,老板们开始寻找新的写字楼,也正是在当时贝尔实验室的最大园区(Bell Works at Holmdel)在闲置多年之后开始重新翻修并建立办公区。我们老板Frank极力建议将部门搬入新装修的贝尔实验室。老板的热情很高,每当提到贝尔实验室都异常兴奋,因为他出身贝尔实验室并为之自豪,就像身边其他的老贝尔人一样对贝尔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另一个原因就是贝尔园区很大,环境优美,并给出了很多优惠。在Frank的推动下,我们很快便在16年初搬入Bell Works。
我是搞电子和通信的,就像2000年前后的那一大批理工生一样,一直怀着对贝尔实验室的尊敬和向往,虽然它已经没落,但没有人能抹去它的辉煌,那是一个神圣的科学殿堂。也正是有一大批科学家心系贝尔,才让这个园区免遭拆除的厄运。三年时间,我每天看着它的面貌一点点改变,从最初的‘野生动物园’到花红柳绿,内外一新,人气高涨。虽然地产商为了利益,在园区周边的部分土地上建造了豪宅(1千万人民币起价)和养老地产(55岁以上人群才有购买资格),破坏了原有的纯净的科研环境,但至少地标得以保存,已算是一种妥协。
贝尔实验室不是旅游景点,它远非旅游景点无比。我花了些时间研究了一下贝尔的历史,又去拜访了贝尔实验室总部,也拍摄了一些照片。素材有了,收拾一下心情,与大家分享。
贝尔实验室兴衰
Bell Labs最初是
美国
电报电话公司AT&T(AT&T脱胎自“电话之父”贝尔1877年创办的"贝尔电话公司",专门负责贝尔公司长途电话业务,后反向“吞并”贝尔公司,成为贝尔系统(Bell System)的母公司,并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信企业。)的研发机构, 成立于1925年,是当时的AT&T总裁华特·基佛德(Walter Gifford)收购了西方电子(Western Electric)公司的研究部门而成立的独立研发实体。AT&T和西方电子各拥有该公司的50%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