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52|回复: 0

仪陇报恩寺-南充市仪陇县仪陇报恩寺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发表于 2021-1-26 0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看地图]
·仪陇县旅游·仪陇县文物古迹·仪陇县十大景区·仪陇县全部景区·仪陇县特产·仪陇县美食·仪陇县地名网·仪陇县名人



[img][/img]
仪陇报恩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仪陇县观紫镇杨柳村的报恩寺,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整个建筑布局精妙,风格古朴,檐下斗拱造型精美,做工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在报恩寺,宋朝状元李协恭留下了“中状元、报母恩”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报恩寺占地810平方米,建筑面积666.2平方米。前殿建于清代,通面阔19米,通进深12.3米,穿斗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上覆小青瓦,通高6米,檐高3.5米。
  登五级石阶,就来到后殿。后殿建于明代,面阔3间19米,进深15.6米,抬梁穿斗结构,单檐悬山顶,上覆小青瓦,檐高3.3米,通高7.25米。记者看到,后殿前檐下,施五铺作斗拱8朵,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其中柱头铺作4朵,补间铺作4朵,造型精美,做工精巧,结构稳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右偏殿面阔4间12米,进深8.17米,穿斗梁架,单檐悬山顶,上覆小青瓦。由后殿、前殿及右偏殿围成的天井格外别致,天井呈长方形,内砌花台,种植有桂花树和紫荆树,桂花树倾斜于房檐上。
  说起报恩寺的由来,还得从宋朝状元李协恭说起。
  据史料记载,李协恭为仪陇县旧县坝(今属铜鼓乡)人。李协恭3岁时父亲去世,生活艰难,其母陈夫人带着他到舅父陈君宪家栖身。陈君宪可怜妹妹年轻守寡,又怕其生出意外,逼迫她改嫁。一天深夜,不愿改嫁的陈夫人给兄留书一封,请他念舅甥之情,好好照顾年幼的李协恭,便逃到庵堂出家为尼。陈夫人出走后,陈君宪十分着急,四处查找无果,便悉心抚养李协恭。
  李协恭7岁时被送进私塾,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舅父器重。舅父聘请名师对其进行教诲,几年后,李协恭学业大进,才华横溢,参加乡试,名列前茅。宋太宗雍熙初年,李协恭赴京参加考试,高中状元。李协恭功成名就,奉旨回乡省亲。他念母心切,四处寻访,不想其母已病逝于庵堂中。李协恭来到母亲坟前,见野草丛生,心生悲痛。为了报答母亲生育之恩,他在庵堂旁边修建了报恩寺。
  报恩寺在明清两代经过多次改建,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期重建,但是李协恭报母恩建寺院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寺院也一直以此命名。
  后来世人在距报恩寺5公里处的观紫场南大石坎垭口小路旁立高大石碑一座,上刻“宋状元李协恭故里”。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仪陇县令王者政在县城试院前建状元牌坊,亲题“宋状元李协恭故里”匾额于坊楣,以寄轸念深情。
  1983年11月22日,报恩寺被列为仪陇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1日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景区:仪陇县博物馆
[以上内容由网友"
fe606
"分享。]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szriders.com/thread-29118-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